培养·管理
当前位置: 主页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管理 >> 正文

1066vip威尼斯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培养方案(2023年版)

发布日期:2023-12-12     编辑:朱玉利  核稿:  终审:刘艳 点击:

一、培养

本专业适应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职业道德品质高尚、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思政教育教学能力、实践研究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高素质专任思政教师。具体要求: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二)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扎实的教育专业基础和思政专业基础知识,了解教育专业和思政专业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

(三)具有较强的思政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能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思政教育教学工作。

(四)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

(五)具有较强的数字化思政教育教学能力,能够有效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及资源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六)具有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七)能较为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二、培养方向

学科教学(思政)

三、招生类别、对象与录取方式

招生类别: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人员。

录取方式:参加国家统考,择优录取。

四、学习方式及修业年限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实行全日制教学和学分制管理。整个学程要完成不少于38学分的课程学习;学制为2年(修业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按1年时间安排课程学习,其中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践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到中学进行集中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1学期。第一至第二学期完成课程学习、见习等教学活动。第三至第四学期完成教育实习及毕业论文撰写。每个学期的课程都要涵盖实践教学和教育研习活动。

五、培养模式

突出教育硕士培养特点,注重专业能力培养,坚持“问题研究、混合教学、全程实践、协同育人”四位一体培养模式。“问题研究”旨在通过专题研究、案例研究、课题研究、校本研究等方式强化问题研究;“混合教学”旨在通过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开展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全程实践”旨在通过“三步实习”等环节落实实践取向;“协同育人”旨在通过“双主体培养”“双导师带教”“双考核保障”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六、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一)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各门课程应全面落实“课程思政”的理念和要求。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最多不超过45学分。

1. 公共必修课(6学分)

(1)英语(2学分)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

(3)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

(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1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1)教育原理(2学分)

(2)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

(3)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4)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

3.专业必修课(8学分)

(1)思想政治课程与教材研究(2学分)

(2)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2学分)

(3)思想政治学科素养(2学分)

(4)思想政治教学评价与反思(2学分)

4.专业选修课 (8学分)

(1)学科素养类课程

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专题研究(1学分)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1学分)

(2)教育专业类课程

①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1学分)

②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1学分)

③思想政治课例分析(1学分)

(3)专业特色类课程

①大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2学分)

②思想政治名师教学风格研究(1学分)

5.实践教学(8学分)

(1)校内实训(2学分):主要是教育教学技能类课程或项目的实训,包括案例设计与微格教学训练(1学分)、课件制作与教学技能训练(1学分)。

(2)校外实践(6学分):组织学生在中学现场开展“三习”工作,即教育见习(1学分)、教育研习(1学分)、教育实习(4学分)。实践反思贯穿“三习”的全过程。

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

(二)教学要求

1.所有开设课程(公共必修课、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须制定符合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包括课程名称、课程介绍、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主要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及评价方式、选用教材、参考书目等。实践教学须制定实践教学大纲。

2.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小组合作等适切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注重教学过程考核和对研究生的实践能力考核,着重考察研究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3.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反思。

(三)考核方式

1.公共必修课程和学位基础课程考核

公共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在第一、二学期开设,由研究生处统一组织实施,由开课学院负责落实授课教师,安排开课任务。对公共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的考核,以笔试为主,兼顾课堂讨论、作业、案例分析报告等。提倡多种考核方式并用的综合评价方式。

2.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考核

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集中在第一、二学期开课,由1929cc威尼斯组织实施。对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考核,可采用考试、考查、课程论文或研究报告等方式。突出过程性评价和实践性内容考核方式。

3.专业技能考核

为强化教育硕士教学基本功及专业技能训练,促使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的职业行为,实施研究生专业技能考核制度。主要考查教育硕士的教学技能水平是否达培养方案要求的技能标准,并能够胜任中学课程教学工作。要求学生从中学各门学科课程中选取一节课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完成上课,提交教学视频进行考核。专业技能考核在实习过程中完成。专业技能考核以70分为合格,考核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七、实践教学

1.校内实训(2学分)

(1)案例设计与微格教学训练(1学分)。在第二学期,由专任教师实施教学,教育引导学生开展思政教学案例设计,利用微格教学促进学生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活动,案例设计与微格教学训练纳入实践教学考核。

(2)课件制作与教学技能训练(1学分)。在第二学期,由专任教师实施教学,指导学生开展课件制作,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中学思政教学技能训练。课件制作与教学技能训练纳入实践教学考核。

2.校外实践(6学分)

以提升教育教学及教研能力为目标,设置见习、研习和实习“三步实习”实践环节。

(1)教育见习(1学分)。在第一学期,研究生到实践基地进行为期2周见习活动。见习结束后,学生提交见习记录、教学案例研究报告和总结等考核要求进行考核。

(2)教育研习(1学分)。贯穿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在第二学期,研究生到中学进行为期2周的研习活动。研习结束后,围绕考核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

(3)教育实习(4学分)。在第三学期,研究生到中学开展为期16周的教育实习活动,在基地学校参加各种教学、班主任和创新创业等活动。实习结束后,围绕考核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

(4)学术活动。贯穿培养全过程,可通过参加各类专业学术会议、参加并观摩各类教学技能比赛、参与各类中学教研活动、观摩教学示范课等教研、科研活动。

八、中期考核

研究生学习阶段评价采取中期考核方式进行,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和实践课程进行阶段性考查,课程学习不少于30学分,教育见习、研习等实践活动考核合格。第二环节对开题报告及论文准备情况进行考查。第三环节对教育实习结束后提交的实践教学视频进行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方准许进入学位论文答辩阶段。

九、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一)论文选题与开题要求

论文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注重问题解决。学位论文选题应与思政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相一致,来源于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实践问题。

学位论文开题应在教育实习前完成。论文须就课题的研究现状、意义和价值、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度及主要参考文献等作出说明,并进行可行性论证。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学科负责人或导师(指导小组负责人)组织至少5名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进行论证审核。开题报告经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学位论文撰写时间不得少于1年。学位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

(二)论文质量及写作要求

学位论文应做到体例结构规范,方法科学、合理,观点明确,阐述准确、清晰,并有一定的创造性。

1.坚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质量标准。论文必须符合《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参考标准》。

2.学位论文应符合研究伦理,遵循研究规范并凸显实践应用价值。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行动研究报告、案例研究报告、课程开发方案等。论文正文部分字数不少于2万字。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5篇,近五年内发表的文献不少于10篇。学位论文应设计可行,依据充分,结构合理,写作规范。

3.论文格式应符合我校学位论文基本规范要求。

4.导师要切实做好学位论文开题与撰写各环节的指导工作。对所指导的学位论文质量承担指导责任。

(三)论文答辩要求

教育硕士论文答辩前实行“预答辩”和“盲审”制度。

为提高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水平、保障学位授予质量,教育硕士必须在正式答辩前通过预答辩程序,教育硕士预答辩一般应在正式答辩之前的两个月进行。预答辩通过,经修改的论文接受盲审。

论文答辩前,实行“双盲审”制度。“双盲审”合格后方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委员会至少由5人组成,其中至少一位为具有高级职称的基础教育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或教育教学研究人员。论文答辩成绩为论文最终考核成绩。

(四)学位授予

学生修满规定学分、专业技能考核合格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答辩委员会签署意见,提交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1

2

3

4

公共课

(6学分)

外语

2

32




考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2




考试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6

32




考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研究

1

16




考试

学位

基础

课程

8学分)

教育原理

2

32




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

2

32




考试

教育研究方法

2

32




考试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

32




考试

专业

必修

课程

8学分)

思想政治课程与教材研究

2

32




考试

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与实施

2

32




考试

思想政治教学评价与反思

2

32




考查

思想政治学科素养

2

32




考查

专业

选修

课程

8学分)

学科

素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专题研究

1

16




考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研究

1

16




考查

教育

专业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

1

16




(mooc)考试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1

16




考查

思想政治课例分析

1

16




考查

专业

特色

大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2

32




考查

思想政治名师教学风格研究

1

16




考查

实践

教学

环节

8学分)

校内实训

(2学分)

案例设计与微格教学

训练

1

16




说课稿

课件制作与教学技能

训练

1

16




视频刻光盘

校外实践

(6学分)

教育见习

1




见习报告

教育研习

1



研习报告

教育实习

4





实习报告

本专业学术活动


5次

活动记录

学位论文

论文准备、写作与答辩




开题报告







预答辩







补修

课程

教育学(非师专业考入)








心理学(非师专业考入)








课程与教学论(非师专业考入)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跨专业考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跨专业考入)








说明:1学分=16学时;2.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

三孝口校区:合肥市金寨路327号 邮编:230061

锦绣校区: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莲花路1688号 邮编:230601

滨湖校区:合肥市黄麓科教园区书香路 邮编:238076

版权所有 1929cc威尼斯(唯一)官方网站|全球十大信誉